中国组织人事报通辽讯 (通讯员 孙明)“年轻干部疫情防控专项考核既是鞭策,更是鼓励,拿着这份考核结果优秀鉴定,瞬间觉得工作的劲头更足了。”近日,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莫力庙苏木选调生才闯,在徐家窑村值守结束后笑着说。
去年以来,通辽市科尔沁区坚持将疫情防控一线作为年轻干部长才干、壮筋骨的重要平台,在本地疫情防控任务较为繁重的三个阶段,分批次抽调300余名年轻干部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补充,下沉社区、嘎查村一线,同步启动精细化专项考核,实现精准识才、激励作为。
围绕年轻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协助开展核酸检测、上门分发物资、人员转运接送、卡点值守等主要工作职责,建立多维考核评价体系。在政治意识、服务群众、工作实绩、工作作风等疫情防控干部共性考核指标基础上,增设工作适应、协作配合、承压能力、应急应变等年轻干部个性考核指标。共性考核指标和个性考核指标共细化分解为25项评价要素,总分合计为100分。对于个人工作失误、纪委等部门的负面反馈、群众投诉等,出现一次减2分,由干部监督组统一收集,不设减分上限。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综合运用“考督结合、多方参与”的考核方式,多部门联合组建6支实地考核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每周一次直插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等防控一线,通过与年轻干部开展谈话、近距离观察工作情况、查看工作日志、听取其他工作人员意见和群众意见等方式,详细了解年轻干部工作情况。建立年轻干部防“疫”表现纪实机制,在受援地区单位为年轻干部“一对一”配备帮带导师,全程指导年轻干部开展工作,同时负责记录其工作表现,为精准考核识别年轻干部提供全时段依据。建立考核反馈同步机制,针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第一时间向年轻干部本人进行反馈,督促改正,并对其整改提升情况进行持续跟踪,如未及时进行整改或整改效果不佳,直接反馈其所在单位,充分释放专项考核助力补短板、提能力的作用。
实地考核完成后,综合研判考核指标得分、日常纪实、现场了解等情况,形成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在考核工作结束后三个工作日内,采取文件通报、下发考核结果鉴定等形式鼓励先进、勉励后进,并将考核等次及时归档纳入年轻干部成长档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养、管理监督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根据专项考核情况,目前已将6名有发展潜力的“90后”年轻干部纳入优秀年轻干部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