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运城党建网】网站!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党建网 > 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
关闭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1日   来源:运城日报   点击率: 683

■白晓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表达,是“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有力保障和基础。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这一举措有助于用好山西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

以理论学习和实践为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认知认同、做到知行合一,要坚持内化于心、外化为行。首先,要加强理论修养,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根基,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清醒,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追求。更要注重实践养成,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基础。实践是形成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也是衡量核心价值观是否确立的标准,要紧密结合社会的实际,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生活实践中,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总而言之,我们要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并将二者结合起来,严格遵守,始终自觉履行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进一步落实到实践当中。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依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不论风吹雨打,不怕千难万险,坚定不移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奋斗。”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是人生前进的内在动力,既是党和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凝聚精神的需要,也是关系到我党伟大事业成败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一是要加强思想理论的教育。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从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和前提。二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理想信念教育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加强制度保障,保证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尤其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更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

以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为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公民道德建设需要全社会通力合作,要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道德氛围,社会各阶层、各领域都要主动参与。一是要充分发挥重点工程、品牌项目的牵引带动作用;二是要发挥重点人群,尤其是青年一代的表率示范作用。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当前社会,我国青年群体的整体素质较高,他们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社会公益活动的主力军,要进一步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引领正确的价值取向。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始终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作为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根本原则,看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的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夯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群众基础,激励人民群众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引导带动群众参与、融入其中,调动广大群众推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内容长期广泛存在于群众之中,并要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始终体现群众意愿,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彰显其引领作用,取决于其能否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能否真正将举措落实到位。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引领作用,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下一篇:在高质量发展中彰显国资国企担当——学习贯彻省第十二 上一篇:市委党校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晋公网安备 14080202000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