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运城党建网】网站!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党建网 > 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 >
关闭

党建引领按下乡村振兴“快进键”——稷山县清河镇荆庄村走出集体经济壮大提质新路子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1日   来源:运城日报   点击率: 509

李云光

全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中,稷山县清河镇荆庄村按下乡村振兴“快进键”,走出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新路子,提供了“党建引领、工农互促、共同富裕”的“稷山范本”。

荆庄村位于稷山县清河镇东北部,下辖2个居民组;全村有301户1020口人,其中党员22人、预备党员6人;耕地面积有2300亩,主要农业产业有桃、小麦等。

为解决传统农业发展乏力的困境,荆庄村把“党支部领办产业合作社”作为引领集体经济增收的关键一招,通过支部领着干、党员带头干、转型推动干等方式,实现党的建设与产业振兴深度融合,蹚出一条支部有为、党员支持、群众拥护、集体增收、农村发展的共赢之路。

支部领着干,把好方向迈出步子

过去受自然气候、市场供需、产品价格等影响,荆庄村传统农业面临着产业发展受限、农民增收困难、发展动力不足、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

为破解发展难题,在上级党委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荆庄村积极组织“两委”干部先后多次外出学习,在进行实地考察后,借鉴“党支部领办产业合作社”的先进经验,决定发展油桃种植现代设施农业,探索桃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同时,邀请县农商银行、农业银行开展“整村授信”工程,通过一系列惠民政策,解决党支部资金难题;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把群众组织起来,广泛宣传合作社政策,积极动员群众群策群力,让全体村民参与到合作社建设中来。

为集中有序稳步推进土地流转,两个月的时间,该村就有53户村民在没有补偿的情况下,把300余亩土地交给了村集体并加入合作社,签订了流转合同。“党支部领办产业合作社”思路的确定,让群众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实现了“支部有作为、集体有收益、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党员带头干,由点带面闯出经验

初期由于缺乏技术、投入成本高、担心产量低、认为合作社是“吃大锅饭”“走回头路”等各种问题,农户不敢轻易尝试。为打消群众顾虑,经村党支部牵头,16名党员带头成立爱民桃树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村党支部确定的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措施,挂图作战,分步实施。

面对建大棚需要的资金、土地、技术人员问题,该村经村党支部会议商定,确定了入股方式以土地、资金和劳动力为主,会上明确提出村集体拿出100亩土地入股,个人入股为每股2万元,村里“土专家”以技术入股。会后,该村党支部书记先带头入股6万元,并将自家的10亩土地全部入股。同时,发动其余党员积极入股,16名党员先后入股32万元,有36户村民自愿出资72万元入社,共筹集资金1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

经过3个月苦干,合作社建成第一批15栋大棚设施油桃,占地50亩,栽植“中油四号”桃苗6000株,当年受益,年底每股分红2万元。这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他们积极出资,合作社规模不断壮大,2021年年底,全村已建成68栋300亩大棚设施油桃,大棚油桃从200余亩发展到1000余亩,带动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

转型推动干,融合发展共同致富

有了种植合作社的成功先例,村党支部继续探索“党支部+产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结合本村实际,立足金刚石加工产业基础,依托上级壮大集体经济项目扶持资金100万元,由村集体、农户和本村昌顺达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金刚石刀具加工股份经济合作社,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固定分红+收益分红”的利润分配模式,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8万元,群众分红20万元。

通过整合资源、技术攻坚、转型发展以及“线上+线下”模式,全村60%的年轻人放弃外出务工,300余人留乡就业,户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形成“农闲搞加工、农忙进大棚”的模式,村民以种植收入为资金入股金刚石加工业,用加工业获得的收益进一步发展油桃设施农业,蹚出一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子。

“稷山县将把荆庄村作为乡村振兴‘样板村’,着力构建‘一村一品’发展格局,推动稷山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助力稷山基层治理能力大提升。”稷山县相关负责人说。


下一篇:临猗县 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 上一篇:垣曲皋落乡:“三种模式”助推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

晋公网安备 14080202000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