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厚植人才沃土 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3-02-06 06:54:17

厚植人才沃土 赋能高质量发展

——强化人才支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记者 杨红义 杨 琳

盐湖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获批成为我市首个国家级综合性孵化器;亚宝药业集团中医药贴敷技术创新基地被中国科协评为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国内唯一的牵引电机专业研究重点实验室在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公司两项成果入选全国“智慧建设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2022年,全市不断强化科教人才支撑,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上拓展新局面,可谓捷报频传,喜讯连连。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2022年,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根本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打造名副其实的人才高地、创新高地,为全方位推动运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把手”抓“第一资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

治国安邦,人才为本。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是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2022年,我市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人才工作全过程,推动党中央、省委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各项部署在全市落实落地。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2022年,我市进一步细化、明确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办公室工作细则,多次召开常委会部署人才工作事项,开展常态化需求分析、定期联系服务、目标量化考核等工作研究;召开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出台《运城市“十四五”人才智力支撑规划》,对今后一段时期全市重点人才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促进人才工作职能部门联动,与各类人才互动,形成统分结合、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工作运行机制;成立运城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运城市省校合作服务中心),积极推动各县(市、区)、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了省校合作专门机构。

注重打好“乡情牌”,健全联络服务机制。更新《运城籍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库》,区分政、军、经济、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7个类别,收录各类在外人才1600余人。通过电话回访、微信互动等方式,让他们了解家乡发展变化、知晓未来发展蓝图。我市还通过整理统计本土人才基本情况,分专业、分系统建立本土优秀人才库,收录科技专家、金融专家、“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等高层次人才600余人,进一步掌握了全市各类人才分布结构,为党委决策部署提供数据支撑。

坚持把项目落地作为省校合作的核心内容,在与高校大量对接签约的基础上,通过领导包联、项目督导、定期调度等办法,聚焦“人才、平台、项目”3个重点,推动合作协议落地。将“橄榄枝”抛向高校,招商引才、资源共享基地建设效果显著,仅与武汉大学就签订协议35个,落地项目20个,涉及资金6亿元;与江西理工大学商定推进了五大类共187项的2022年度合作内容;运用数字化、网络化等手段,将博物馆、重点景区、红色遗址、特色文化等搬到“云”端,吸引4000多名大学生“云”上游运……

省校合作喜结硕果,借梯登高再蹚新路。去年,我市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省校合作的战略部署,充分用好“12大基地”平台,结合建设“一区两城三强市三高地”的目标定位,持续更新“四库”系统,先后与各大高校签订协议2000余个,涉及基地数量5000余个,既打通了与国内知名高校对接合作的“大通道”,又搭建起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的“大舞台”,借人才之力助推运城高质量发展。

筑巢引凤,打造人才荟萃新高地

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

全方位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我市始终锚定“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战略定位,优化引育用留,始终坚持“引凤”“筑巢”相结合,以求贤若渴、“猛虎扑食”的劲头,营造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发展生态。

2022年,我市为持续引进优秀人才,采取一系列“硬核”举措。制订《用事业编制为科技创新平台引进人才的实施方案》,拿出150个事业编制作为“人才引进事业编制周转池”;先后组织开展市管高校、公立医院、山西大容量计量站和市直事业单位引进高素质青年人才工作,全市共引进高素质人才1800余人;组织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春雨行动”,举办线上、线下招聘400余场次,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8500余人;持续推进“运才兴运”专项行动,全市人才总量得到持续增加。

“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不管是“外来和尚”,还是“本土秀才”,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值得我们重用,更关键的是通过人才的带动作用,实施人才培养行动,让优秀人才“百花齐放”。去年,我市充分用好国家和省级平台,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本地产业结构,大力提高市县两级自主培养质量,“精耕细作”培育本土人才。我市先后组织民营企业高端研修班、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班、乡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班等人才培训活动,培育各类人才3万余人,人才引领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

强化实干,千方百计用人才。去年,我市坚持用好人才是引才最好、最大的招牌,力争把引进来的优秀人才最大限度用起来,避免其成为“闲才”。我市持续开展书记、县长访名校活动,做好省首批科技博士服务团成员挂职的管理服务工作,积极引导服务团成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当地经济建设作出贡献。开展科技特派员下乡、农业“三队”包联服务、教师支教、医疗派驻帮扶等活动,组织专家人才下乡进村,“组团式”助力乡村振兴。

招贤纳士,不仅要落实引才“硬举措”,更要构筑留才“强磁场”。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2022年,我市不断健全人才政策配套体系,坚持硬环境与软环境并重,聚焦人才来运“第一步”,着力解决最根本、最迫切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精细化、综合性的暖心服务,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在服务层面,我市投资16.18亿元,规划总面积278亩,打造运城的“智创未来基地”——运城科创城;临猗县投资20亿元建成规划占地251亩的科技创新产业园,为各类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住得安心”方面,我市出台《运城市高层次人才购房基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市财政也首次为购房基金注入3000万元,高层次人才在运购买首套住房最高可向该基金借款30万元,按揭购房贷款的人才,最高可享贷款利息50%的贴息支持;推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人才信贷产品,精心打造“运心办·城心办”人才服务品牌。

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集聚离不开优质的平台载体。2022年,我市引导优势企业、科研院所、经济开发区与高层次人才联姻合作,在全市建设国家级的创新创业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各一个,众创空间、学会服务站各两个,建设一处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同时,我市还依托阿联酋山西商会暨同乡会成立了运城市阿联酋海外侨务工作联络站,为引进国外人才和国外运城籍人才提供服务。

以创新驱动塑造现代化建设新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将两个“第一”叠加在一起,激发出“1+1>2”的效果,就是要让先进的生产力和澎湃的发展动力持续“在线”。

高新技术企业是创新驱动的“牛鼻子”,是产业转型的主力军,更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我市以企业培育质量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加速、科技创新政策奖励三大工程为抓手,构建“创业团队—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企业培育链,深入打造“双创”升级版,建立科技型企业成长加速机制,不断壮大科技型企业主体规模。

增强要素保障能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要素保障能否及时、能否到位,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的激发与释放,事关高质量发展成效。

去年,我市创新要素保障,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积极搭建企业与人才供需对接的桥梁,帮助企业解决制约创新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政策引导力持续显现。《“十四五”打造一流创新生态规划》和《“十四五”新技术规划》进入全面落地阶段,推动“111”创新工程加快实施。市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持续深化,破除阻碍科技创新活力释放的体制壁垒。

“全球化2.0”时代,大国博弈背景下,更凸显出关键科技自主可控的重要意义。2022年,市科技局围绕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大数据、能源与节能环保等领域,大力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全力争取山西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13家省级平台正处于立项公示阶段;运城地福来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设的微藻生物技术研究院通过省厅认定,成为我市首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运城碳中和产业研究院建设快速推进,12月8日成功举行揭牌仪式,预计2023年将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

成功“入选”的项目名单仍在增加。截至2022年底,市科技局共推荐申报44项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揭榜制项目,加快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全方位推进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两个转型”提供科技支撑。

创新无极限,平台是关键。创新研发平台作为联系科技与经济的重要纽带,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机制,建立了新型的成果转化体系,不断加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2022年,我市新建创新平台39家(国家级1家、省级14家、市级24家),形成省级平台多点开花,市级平台加快发展壮大的燎原之势,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人才实现创新,创新推动发展,发展提升文明,文明滋养人才。深入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这是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新征程上,全市将继续以人才“智高点”抢占发展“制高点”,在全方位推动运城高质量发展之路上释放磅礴力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