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雄
2月21日,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隆重开幕。我市广大干部群众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移动新媒体等多种方式,收听收看,关心关注。大家讨论着政府工作报告的热点话题,共同感受团结、和谐、奋进的时代脉动。
大家纷纷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成就振奋人心,前景催人奋进,满满都是干货。透过报告,看到了全市各项工作力争上游的良好态势,对我市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更加充满信心。一定认真领会市两会精神,进一步立足本职工作,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谱写不负伟大梦想的新篇章。
政府工作报告硬核满满,体现了政府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同时又装满了全市人民的民生期盼,坚决防止疫情反弹、教育社保、农业……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施政焦点,把老百姓最重要、最急迫、最烦心的事儿一件一件列出,一件一件解决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必须胸怀“国之大者”,作答“民之所盼”,用心用情解决好事关群众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和影响群众日常生活的“关键小事”,把“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务实亲民,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有关体育的内容更是让人鼓舞、催人奋进,彰显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齐抓、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并重的总体要求。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设施,在省运会上争取更好成绩,发展体育休闲产业,推广冰雪运动,特别是将实施39个乡镇(街道办)全民健身中心项目纳入政府民生实事,为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市体育局办公室主任陈冬说,作为一名体育人,将深入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立足本职工作,盯住目标苦干,盯住任务狠干,盯住结果实干,以更加便民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全面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建设“健康运城”和全方位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运城行动。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平战结合能力。支持市中心医院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深入推进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千县工程’。”市中心医院心内一科主任郝六一说,报告为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让人备受鼓舞,我们要将报告精神贯彻到医疗事业中,立足工作岗位,为老百姓服务,给更多患者带来福音,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于推动农业“三强一增”,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负责制,打好“特”“优”牌,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善水电路气暖厕等基础设施,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数字乡村示范村。绛县横水镇柳庄村党支部书记许学惠激动地说:“报告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温暖,更给我们带来了信心和决心,我市‘三农’发展必将迎来黄金期。我们将认真学习市两会精神,把报告提出的要求和措施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带领全体村民对标争先、苦干实干,努力把柳庄村建设成为村强民富、村美民乐的幸福村。”
最是民生暖人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政府工作报告高屋建瓴,把脉清晰,振奋人心。市民宁浩汝说:“去年,我市民生工作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老百姓得到了不少实惠。注重改善民生,着力提高保障新水平仍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可以说,我市的民生政策一年一个脚印,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老百姓以后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有盼头、越来越有甜头。”
政府工作报告中“坚持绿色发展,擦亮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底色”“加快生态修复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序推进减排降碳”等表述的出现,让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成为全市各界热议的话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我们要把环境保护摆在重要位置,留住更多的生态自然之美,让青山绿水不再只是记忆中的乡愁!市绿色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荆彦兵说,新时代的绿色发展,经济质量要高,生活品质要高,“生态颜值”也要高。下一步,市绿色产业发展中心要进一步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工作,率先从水泥、钢材等传统建材行业入手,开展工作布局,建立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新职能发挥。要持续做好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推广发展工作,继续加大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力度,督促相关企业加快推进散装水泥绿色产业发展。要强化“绿色发展”政治站位、不断提升干部职工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打造过硬工作队伍,为我市绿色产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我市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市民吕丽娟深有体会,她说:“现在一家人都很喜欢出来散步,能够见到蓝天白云的日子越来越多了,空气也越来越干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找准大气污染症结,精准施策、联防联控,加强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等战役,确保优良天数完成省定目标、空气质量得到全面改善。’对此,我举双手拥护,也会和家人自觉选择骑行、步行、乘公交等绿色出行方式,用实际行动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