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运城党建网】网站!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党建网 >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
关闭

河津市僧楼镇——村企联动点亮集体经济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01日   来源:运城日报   点击率: 372

image.png

图为山西宏达钢铁集团捐资建设的小张村文化广场 吴晓征 摄

本报记者 陈永年 通讯员 吴晓征


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河津市僧楼镇认真贯彻省委、市委关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有关精神,以村企合作为突破口,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企地共建,领办集体企业,多渠道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截至6月底,全镇各行政村集体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最高达到170万元。

创优环境共富共享

僧楼镇位于河津市东北部,辖19个行政村,常住人口5.3万,耕地5.4万亩,26个基层党组织,1643名党员。这里非公经济活跃,民营企业聚集,镇域共有大小企业11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20家,项目涉及洗煤、焦化、钢铁、精细化工、建材等领域,各类工业产品达20余种。2020年,僧楼镇成功跻身全国镇域经济500强。

今年以来,镇党委以全省“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年”为契机,立足工业乡镇优势,通过农村集体经济“清化收”工作及集体经济合同“清零行动”,全面摸清集体家底。根据卫星航拍测绘,全镇共摸排机动地面积6351亩,四荒地25521亩,建设用地12991亩;通过合同摸排清查及图表合同比对,新增集体土地资源177.05亩,增收289万元。

如何发挥企业优势,助推集体经济发展?镇党委、政府成立专班,定期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多渠道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解决困难,全力创优营商环境,确保企业安全有序运行。统筹规划,以沿山石铲地为基础,规划建设工业园区,有效节省耕地资源,同时满足企业用地需求,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借势发力,通过“清化收”摸清企业占地家底,先后规范占地合同39份,仅此一项,村集体年可增收115万元。据统计,全镇企业占地租金年总收入达261.5万余元。同时,企业主动反哺农业,近年来累计投资1.2亿元,为所在地农村打井、修渠、铺路、绿化、亮化、办学等,大力改善驻地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共富共享。发挥企业劳动力密集的虹吸效应,引导驻村发展运输业和服务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与有关部门配合,开展技能培训,组织农民工进厂务工。仅此一项,年可增加群众收入3亿元,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村企联动强筋壮骨

僧楼镇作为工业重镇,境内厂矿林立,道路四通八达,经济发展有着独特的优势。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积极发挥特长,补齐短板,鼓励企业以承建形式,配套建厂,交由村集体运营,产品实行包销,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实现了村企双赢。

山西阳光焦化集团是省级旗舰企业,多年来坚持“煤、焦、油、气、化、材”发展思路,产品涉及焦炭、化工、炭黑等十余种,吨包产品用量较大,企业多以外采为主。2018年,为帮扶省级贫困村张家堡精准脱贫,阳光控股子公司山西安仑化工投资30万余元,为张家堡村援建吨包生产车间,共安装缝纫机17台,安置脱贫户就业15人,年加工吨包2万余条,人均年增收3万元,村集体增收20万元。山西新材料公司投资22万元援建粉条加工厂,年生产各种粉条50万公斤,为集体增收50万余元。

小张村地处吕梁山脉南麓,曾是唐太宗长公主封地,唐武德五年置万春县。当地历史悠久,人文积厚,涧水环绕,物产丰富。2020年,山西宏达钢铁集团无偿捐资1亿元,为小张村打造“一街三中心”。“一街”即贯通小张村东西的主街,全长2500米,宽25米,硬化、绿化、亮化一步到位。“三中心”即政治文化活动中心、德孝文化活动中心、民俗文化活动中心。目前,主街和政治文化活动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德孝文化活动中心和民俗文化活动中心正在建设中。上述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大大改善村容村貌,而且门面和旅游收入全部列入村集体收益。据估算,年可增加集体收入50万元。

支部领办精准发力

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曾经风靡一时,为市场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因种种原因,后来绝大多数进行了改制,由姓“公”变为姓“私”,大大削弱了集体经济的实力。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结合乡村振兴,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实行“一村一策”。要求各村党支部牵头领办企业,推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千方百计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党建工作走深走实。

马家堡村位于僧楼大街,历史上商贸发达,曾有“方平楼底赛长安”的美誉。由于当地水利条件优越,农业生产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属于典型的集体经济薄弱村。支村委多方考察后,决定由支部领办,全力打造芽苗菜种植培育基地。项目规划占地40亩,总投资720万元,建设20座智能芽苗菜培育厂房,主要生产花生芽、香椿芽、空心菜、萝卜芽、豌豆芽、绿豆芽等,年产量约300吨。达产后年可实现利润200万元,带动就业40余人。目前已完成财政资金申报,部分厂房已经建成。

刘家堡村利用村南铸造厂闲置厂房,由支部领办,投资2000万元建设服装加工厂,村集体占股35%。目前厂房改造正在有序进行,设备订购、人员培训已全面展开。项目建成后,村集体年收入可达1000万元,同时解决劳动力就业100人。该项目预计今年10月份投产。

北方平村历史悠久,商贸发达,人口众多,人均土地仅0.65亩,党支部审时度势,积极领办成立“河津市北方科技专业合作社”,引导广大农户和农机专业户入股,在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三权”不变的前提下,对农户耕地进行固定式承包,统一经营,解放了劳动力,每亩地年增收达300元,大大增加了集体收益。

北王村地处僧楼镇东段,境内荒沟荒坡资源丰富。2016年,村民李美娥组织63户社员成立田鑫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流转土地1800余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槐米、核桃、葡萄、苹果、桃、红薯等。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订单生产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在集体经济“削薄”工作中,支村委经过深入调研,产业分析,专家指导,决定由支部领办成立公司,利用田鑫种植专业合作社品牌,整合土地资源,发展规模种植,建立省级示范基地。现已完成农业科技项目申报,预计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可实现3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村集体年可增收入20万元。

围绕集体经济发展,该镇还结合当地流动人口多,日常消费大的实际,因地制宜对镇政府所在地的两个旧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大力发展夜市经济,并由所在村组织成立物业管理公司,对夜市进行统一管理。同时要求各村围绕企业发展做文章,成立劳务公司、汽车运输公司、后勤服务公司等,沉浸式服务企业,努力增加集体收益,为乡村振兴探出新路。


下一篇:夏县:比技艺晒成绩 以“武”促兴谋发展 上一篇:闻喜:“小积分”引领乡村治理新风尚

晋公网安备 14080202000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