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讯 (通讯员 浙仁轩)对招用高校应届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中小微企业,按每人1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国有企业今明两年拿出不少于50%的新增岗位招聘高校毕业生;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就业的困难高校毕业生,通过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近日,浙江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20条扎实举措推动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切实维护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达到一定数量且符合相关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在安排纾困资金、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时予以倾斜。稳定机关事业单位招录高校毕业生规模,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扩大科研助理岗位规模。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安排30%左右政府投资开发的创业载体免费向高校毕业生创业者提供。拓宽基层就业空间,挖掘基层就业社保、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机会,优先招用高校毕业生。“适应现代社区建设需要,今年我市加大社区工作者招聘力度,其中面向高校毕业生岗位数比往年增加600余个。”宁波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
多方位开展就业服务。优化招聘服务,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归集机制,打造权威公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密集组织线上线下专项招聘活动,积极发动服务机构、用人单位进校园招聘,鼓励各地利用新媒体平台提升招聘成效。开展多种形式的模拟实训、职业体验等实践教学,加强就业指导。依法打击“黑职介”、虚假招聘、售卖简历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治理付费实习、滥用试用期、拖欠试用期工资等违规行为,维护就业权益。
多维度优化就业手续。提供就业便利,在浙就业高校毕业生可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一件事”平台联办完成档案转递和落户手续办理,鼓励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云签约”。推进体检结果互认,指导用人单位根据实际合理确定入职体检项目,高校可不再组织毕业体检。
多途径强化就业帮扶。把脱贫家庭、低保低边家庭、低收入农户、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以及残疾高校毕业生和长期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援助重点对象,精准制定“一人一档”“一人一策”。扩大就业见习规模,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政府投资项目、科研项目等设立见习岗位。依托“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在线”应用,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建立普遍联系,为每人免费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职业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
近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毕业生郭同学到杭州寻找工作机会,看到钱塘区为求职大学生提供免费7天住宿,非常心动。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线申请,没想到很快就通过审核并顺利入住。“真是太方便太贴心了,为我找工作解决了暂时住宿之忧。驿站还提供人才政策解答等服务,让我对杭州、钱塘的好感度直线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