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俊杰 史耀琪
近日,在河津市樊村镇西磑村党建文化广场,“我是党员我带头、乡村振兴我参与”党员任务认领仪式正在举行。这是该村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一项具体举措。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西磑村紧扣抓党建“一条主线”,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通过优化网格管理、推进赋权增能、坚持问题导向、破局自治难题,实现了党群共建“小网格”,基层治理“大提升”。
织密党建“微网格”
“有事儿找网格员就行啦。”在西磑村,这句话已经成为老百姓的口头禅。
西磑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着力提高为群众服务能力,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该村将10个居民小组重新规划为4个网格化片区,将支部建在网格上,实行“干部包片、党员带头、片巷长执行”的“三个体系”,总网格长由支部书记担任,优秀党员担任网格长,先进党员担任巷长,承担政策执行员、村民服务员和支村委的情报员职责,真正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同时,西磑村将红白理事、禁毒矛调、疫情防控等工作纳入服务范畴,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布局和服务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管理精细化、服务零距离。
激活治理“神经元”
“您好,今天认领的任务是什么呢?”
“俺认领的是文明宣传员。作为一名老党员,要带头落实好各项工作,在村庄环境整治、基础设施管护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西磑村原党支部书记薛龙志答道。
西磑村把党员沉到网格化片区中,让党员参与基层事务,通过“亮身份、领任务、见行动”,激活农村党员“微能量”。全村50余名党员根据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能力素质等,对照平安守护员、环境监督员、纠纷调解员、文明宣传员、困难帮扶员、致富带头员、政策宣讲员、帮办代办员“八大员”分工,认领各自工作任务,既尊重了党员的个人意愿和服务专长,也调动了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身边的榜样,最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西磑村还组建7支志愿服务队,义务开展巡逻护学、纠纷调解、疫情防控等志愿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在农村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赋权增能“添动力”
西磑村实施以党小组职责与责任区、党小组工作与支部任务目标对接为内容的“双对接”,以党小组为支撑,将党员责任区打造成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窗口、干事创业的阵地。
西磑村将公章使用、餐厅使用、红白喜事管理等权力下放给网格长、巷长,通过下沉资源、赋权增能,提升片区管理能力,让网格长、巷长有权处理遇到的各类问题,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的工作效率和办事效能。制定分类考核制度,村“两委”班子成员主要考核上级交办的事情和支村委分管的工作任务;党小组主要考核制度落实、党小组活动、日常工作及责任区建设中的表现;网格长、巷长主要考核疫情防控、养老保险缴纳等,并将分类考核情况作为党员积分制管理、“星级文明户”评选的重要依据。
问计于民“补短板”
西磑村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党员干部围绕思想认识、宗旨意识、职责定位等方面开展自查,梳理各类问题,并建立问题清单,督促整改落实。
“近段时间,我们组织网格长和巷长深入4个片区,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听取对村庄的发展建议,以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西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薛民说。
西磑村围绕疫情防控、党建引领、网格管理等14项内容,向村民发放调查问卷,梳理汇总出卫生所药品不齐全、村西发电站片区停车不方便等各类问题。同时,坚持边查边改,以紧盯问题不回避、紧咬问题不放松的坚决态度,迎难而上,逐一整改,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难点痛点问题,实现了破题开局。